中水回用是发展的趋势
来源:
|
作者:李玉豪
|
发布时间: 2017-12-16
|
4373 次浏览
|
分享到:
虽然中水回用在我国已经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的技术研究也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我国的中水回用现状与我国的水资源紧缺国情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说中水回用关乎当代和后代子孙的生存发展毫不夸张,如何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率,加快推广中水回用技术,支持中水回用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应该成为水务业界人士的关注重点,细想来我国中水回用事业必将是一场长持久战。
虽然中水回用在我国已经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的技术研究也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我国的中水回用现状与我国的水资源紧缺国情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说中水回用关乎当代和后代子孙的生存发展毫不夸张,如何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率,加快推广中水回用技术,支持中水回用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应该成为水务业界人士的关注重点,细想来我国中水回用事业必将是一场长持久战。
我国中水回用现状并不乐观 目前,我国中水回用工程应用范围有限,地域发展不平衡。中水回用目前只在我国部分缺水严重的城市开始建设应用,且多数中水工程是由政府强制安装。即便在已经开展中水回用的地区,工程运营状况也不太乐观。例如城市不少居民小区的中水回用工程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分析其原因,既有技术上的问题,也有经济、制度上的问题。
中水利用、污水资源化的意识有待加强。 在自来水水价较高且缺水严重的地区,政府、企业和居民已经有了中水回用的意识,这些地方中水回用率比较高。但在水资源相对丰富、水价相对较低的南方地区,人们中水回用的意识十分淡薄,百姓对中水的认识不足,在习惯上还难以接受。人们担心中水的水质,认为中水是从污水处理来的,感觉有点儿脏,其实这只是心理作用,人们大可不必担忧。众所周知中水来源是污水,是对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再进行深度处理,仅次于自来水的水质,可以说经过先进的水工艺处理,已经实现了“污水不脏”的目标,完全可以应用于非人体接触用水领域。
中水市场升温传递积极信号
我国从六五、七五就开始研究中水的利用,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使用,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主要还是用于居民冲厕、灌溉、景观用水、洗车,中水在在工业和农业中的使用还需大力推广。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水价的调整使得价格相对低廉的中水开始走俏,令长期以来一直被冷落的中水市场陡然升温。
据有关研究资料,在城市建筑小区采用中水系统后,居住区用水量将节省30%~40%,同时排放量减少35%~50%,对于商住小区设置中水系统可节水70%,科研事业单位可节水40%左右,对一般居民住宅,可节水30%左右。这对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以北京为例,2009年,北京水价每立方米将上调0.9元,引发各方关注。北京城北的奥运村小区中就有居民反映说,自来水价格将是再生水价格的4倍,希望能通再生水。而在不久前的一次水业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已透露了北京对再生水利用的布局,到2014年,要实现年利用量8亿立方米的目标。与之相关的厂网建设已经在北京排水集团(以下简称北排)的主导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北京现阶段将污水资源化方向定位为工业、河流、园林及市政杂用水等大客户,相信随着配套管网的建设和相关政策机制的完善,北京的中水回用全面开花不在是梦。